推行责任包干制度 建立广泛参与机制

发布时间:2014-11-17

    为贯彻落实市主要领导关于“把科学设置红绿灯问题作为一场战役来打”的指示精神,强化交通信号灯管理,提升道路通行效率,按照交管局统一部署,武昌区交通大队推行了交通信号灯“责任包干制”试点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增强了民警积极管理的主动性,通过建立大队、中队、民警三级管理模式,依据相互配合、共同推进的工作思路,层层落实了责任,充分激发了活力。二是调动了社会群众共同参与的热情。除动员广大市民对信号灯进行监督管理外,各执勤中队还与辖区单位积极互动,遴选“友谊大道尚隆路口、临江大道中华路口”等六个路口作为交通信号灯“市民守望”示范路口,探索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交通信号灯管理的模式。三是信号灯故障投诉量明显下降。一个多月以来,共发现信号灯故障、灯杆歪斜、信号灯被树枝遮挡等问题73处。其中大队专班巡视发现5处,民警巡视发现57处,维护公司发现2处,群众反映辖区涉及信号灯问题的投诉量由平均每月20起下降到9起。四是报堵警情有所下降。10月份堵塞警情环比下降42%。

    大队以路口信号灯使用效率最大化为总目标,以消除影响信号灯有效使用的各类因素为工作出发点,以明确责任、严格管理、警民互动、考核导向为主要内容,制定了《交通信号灯“责任包干制”试点工作方案》,并进行了落实。

    一、加强组织调度,建立制度。大队成立了由大队主要领导为组长,其他大队领导为副组长,秘书科、秩序科、事故中队、车管中队,各执勤中队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交通信号灯“责任包干制”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大队长具体负责。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由1名民警、2名文员组成,并协调驻区交通设施维护公司共同参与。制定了《交通信号灯责任包干制工作机制》、《交通信号灯“责任包干制”管理考核办法》、《武昌区交通大队交通信号灯管理使用规范》、《信号灯配时优化调整流程图》及《交通信号灯“市民守望点”工作规范》。同时组织各中队积极配合,清理出辖区内176个路口交通信号灯的详细情况,建立了信号灯基础数据库及交通信号灯安装设计图。

    二、抓培训,定职责,实行包干责任制。一是组织一线责任民警、协警,召开了交通信号灯“责任包干制”工作培训会,指导参训人员结合辖区路口交通流量、流向,路口放行方式,交通组织形态,信号灯配时现状等,认真分析每一路口交通组织、信号灯配时的合理性,查找路口信号灯配时存在的问题,积极提出优化调整建议。同时向责任民警、协警发放了“武昌区交通大队信号灯管理卡”,对信号灯管理的工作要求、运行机制进行了描述。二是落实责任,开展信号灯一日两巡查。大队按照一类岗路口“一警一路口”,其他岗位路口“一警多路口”的原则对交通信号灯进行“责任承包”,将所有信号灯路口包干到一线执勤民警,落实“一日两巡查”工作制,并每日上报巡查记录表。同时在路口灯箱张贴“交通信号灯责任信息牌”,方便市民发现信号灯故障时与责任民警进行联系。三是为全面监控辖区信号灯的状态,大队专班每日对照“信号灯位置图”,通过信号灯管理系统(SITRACS平台)、视频监控及上路巡视检查的方式,对辖区信号灯进行巡视。对发现的各类故障信息及时联系公司进行维修,并做好故障状态登记、跟踪工作。四是抓重点,解决难点。大队广泛征求民警及群众提出信号灯配时优化建议13件,对信号灯配时不精细的9处路口实施综合优化,提高了道路的通行效率。张之洞路中山路路口在信号灯配时优化之前,存在信号灯周期过长,通行效率较低的问题,通过减少信号灯周期,增加信号灯相位等措施,提升了通行效率,减少了交通拥堵。公正路沙湖大道路口原来存在公正路方向直行与左转机动车互相交织,沙湖大道楚汉路往东湖西路方向绿灯放行时间较长,囤积在路口车辆影响其他相位车辆通行。我们通过采取增加相位、调整配时等措施,路口通行状况大为改观。五是强督导,实行信号灯管理一周一通报。为督促各队做好交通信号灯管理工作,大队专班每周对各队“一日两巡查”落实、故障上报、台账留存、信号灯配时调整建议等进行通报,并根据实际得分情况进行排名,表扬先进,激励后进,共同做好信号灯巡查、报修、维护工作。

    三、集思广益,加强宣传。为充分发挥一线警力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发动群众从第三方来找问题,大队专班沉到各岗位,广泛征求岗位民警对信号灯配时优化调整的意见;定期收集“市民守望点”守望单位的建议;充分征求车管民警、事故民警在工作中收集、积累的积极意见和建议。同时每日收集来自交管局警情综合办理平台、122接处警投诉、数字化城管督办单等渠道中涉及信号灯故障、配时建议的信息,及时完善更新信号灯配时方案。另一方面,大队整理信号灯优化调整,效果明显的典型案例,编发工作简报组织宣传、学习,在媒体开展宣传,形成内外都来关注、都来参与的氛围,促进工作在良性循环的状态中不断取得新进展。